我的世界从2009年发展到现今,已经过去了十四年,期间简单的如马赛克版的画质发展成为越来越精细的画面。随后添加的地狱与末地的更新,以及经历了版本中各种群系的更新完善,可以说留给我的世界的群系更新所剩无几。再加上我的世界更新进度从最开始的两三个版本,但现在一年就更新一个版本的慢更新进度,未来我的世界的发展方向去往何方是很多玩家不可预见的。或许被玩家诟病后,我的世界在去年和前年,把一个版本的东西强行分成两个版本,美其名曰恢复两个版本一年的更新进度。然而,玩家的眼睛是雪亮,看着托进度的更新进度,我的世界让不少玩家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似乎离开我的世界的玩家也越来越多。 国外的很多玩家显然看着目前的更新进度蜗牛式的干着急,加上Mojang又分心在新游戏的研发投入,可以说能分在我的世界上的精力非常有限。于是,有玩家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用我的世界编辑工具,让我的世界玩家提前领略了我的宇宙到来,而玩家创造下的我的宇宙想到震撼。当然,这个我的世界版的我的宇宙,自然不是隔壁哪个DB的异世界的星球,而是把现实的宇宙搬到了我的世界当中,这也印证了我的世界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概言论。 01 我的宇宙之太阳系 记得刚开始接触我的世界的时候,那时候常在想,我的世界所处的世界会不会也是想当前现实中的星球类世界,只是碍于当前我的世界设定还是处于原始文明(毕竟我的世界没有国家,没有版图,也没有什么现代文明。),也曾经尝试在创造模式下不停的向上飞了几个小时,不是触顶就是无法到达尽头的处于迷雾般的持续飞行中。或许该玩家也是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想法!于是,玩家基于现实的太空环境就自建一个虚空黑暗世界,玩家最初参照地球仪自建一个高度还原的地球行星,玩家感觉很开心。然后便开始挑战在太阳系中最难且最好看的行星->土星!其他行星都没有环,而是纯粹的类球体,光秃秃的球体建造起来和地球的差别不大。土星的建造不仅要考虑到球体的协和度,还要需要考虑到土星环的阴暗环规则排列,最后是最重要的是在星际空间的光线的明暗配合。对比土黄色的现实颜色,玩家用的是珠光蛙明灯,通过指令辅助调节好光线后,土星展现出来的特效就很好的还原被阳光照射的宇宙土星美景。 我的世界版---土星 完成了土星的建造,玩家转而挑战了太阳这颗恒星的建造。这个如同岩浆版色彩的星球,虽然也是球形的外形,但建造它更加在乎光线的明暗度,只因太阳的耀斑的还原并非那么简单的表现。为此玩家通过室外观察太阳,也通过查找大量的资料图片,建造了一个被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清晰太阳。这颗我的世界版的太阳恒星,耀斑在太阳表面清晰呈现,为了突出太阳的动态特性,玩家还添加了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阳风设计。跟随玩家视野透过一颗行星的路线看到了我的世界版的太阳凌日,简直美不甚收。或许对比金色般恒星的太阳,玩家利用岩浆块,以及岩浆等建造出来的太阳,让玩家觉得这个太阳更美,只是颜色上的暗淡让人不免想象这个太阳比现实的太阳更年长。 我的世界版---太阳 02 我的宇宙之星系 玩家看着自建的太阳系非常兴奋,然而玩家的创造并没有停止在太阳系。离开了太阳系的光辉,玩家夜晚野外仰望星空,看着如同彩带的不同星系,太阳已经如同明亮的光点,似乎星系的建造比星球难不了多少。利用多种发光的方块,玩家在黑暗的空间不断的排放相应位置的方块,并且不停的远近距离的观察看着星系在远处的方块发光度以及各个方块展现的明暗对比度。显然如果不通过指令的设定无法很好的控制明暗度,尤其是离远后看到的光线度无法展现层次感。玩家通过不断调节和对比,第一个星系银河系出现在我的世界的星空:明暗对比以及星系旋臂的方式,让人仿佛看到一个真正的星系。 我的世界版---银河 03 我的宇宙之系外空间 星系的创造似乎在玩家看来比较简单,在完成了数个星系完成后。玩家的创造欲望就停不下来了,继续瞄准在银河系外的星系空间展开创造。玩家有了星系的创造经验,眼光瞄准了有非常名的于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内“创生之柱”。这个由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它对色彩的多样性和光线对比要求更加高。要知道利用一个个小方块建造如气体状态的柱子,还要考虑那扭曲的不规则外形还原度,玩家的空间几何感知能力要求就高了。玩家在观察令人感慨的浅蓝色的背景,以及一颗颗明亮星星的表现,以及柱下哪个淡淡的渐变色色彩构建,让玩家不得不有所取舍。玩家就舍弃掉的创生之柱下的渐变色,专心调节背景的浅蓝色,而创生之柱的外形在玩家的根基上手到擒来。建成后的创生之柱简直堪称我的世界神作,让数千万玩家赞叹不已。 我的世界版---创生之柱 玩家创造下我的宇宙的神作不仅仅只有创生之柱,另一神作就是宇宙的终点:黑洞。现实的世界是无法观测到黑洞,所以人们常看到的黑洞多数是红外线成像或者美术加工的呈现出来的形状。而玩家基于红外线成像下的黑洞,这个黑洞图片也被用于2014年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标志场面。在玩家的操作下,构造外形对于玩家没太多的难度,只是要展现哪种被黑洞吸收光线的高亮的明暗对比就没那么容易,玩家在利用不同的发光方块尝试后,单纯凭借方块的发光无法达到高亮满意的效果,通过反复调节方块和指令光线,最终首个还原度非常高的黑洞神作诞生。 我的世界版---黑洞 随着玩家的不停创作, 在这片黑暗星空中,星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当然也越来越紧密,让这个空间看起来也拥挤了起来,玩家站在其中的一个方块以及光线色彩点缀的星系上看着远处的星系,那感觉还是让人无比的震撼,也许这个就是创造之美。看着远处一个又一个的星系,如同烟花在夜空长久绽放,玩家也兴奋在星系方块上不停的奔跑,玩起了跑酷,看来能在星系中玩跑酷的游戏,我的世界应该是独此一份。 我的世界版---宇宙空间 04 小结 遥想当年,哪个丰富的更新年代,让玩家有了很多种选择,也多了很多的挑战,更能与小伙伴一起体验玩耍的快感。大家在游戏中畅想未来我的世界发展,期盼着天空之城快些到来,也展望未来我的世界往外太空扩张,从现在的我的世界发展成为我的宇宙。要知道隔壁的世界早已在宇宙探险多年!如果说隔壁世界是星际文明,那么我的世界现在仍然处在原始文明……玩家只能通过自己的DIY,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创造自己理想中的我的宇宙!当然官方要从我的世界更新到我的宇宙,那么我的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年一个小群系的更新,我的世界更新的进度显然已经成为我的世界玩家的伤痛。可话又说回来,要每个星球都有现在的我的世界,那么我的宇宙需要多大的存储空间,以及多大的运算才能完美还原,或许与其怪我的世界更新太慢,不如怪人类科技发展太慢,毕竟要运行现实世界版的游戏世界,需要的技术显然是现在的设备和技术无法实现的。 |
请发表评论